目前,我国疫情防控工作遭遇“倒春寒”。作为人群密集的公共教育场所,高校面临不小的压力。师生共享校园内各种资源必然会产生人员流动和时空交集,给学校疫情防控造成较大压力。
为了强化高校疫情防控工作,教育部《高等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四版)》提出,要严格落实辖区党委和政府属地责任、行业部门主管责任、学校主体责任、个人和家庭自我管理责任。压实“四方”责任最关键的是要落实好辖区党委和政府属地责任、学校主体责任。因此,高校疫情防控需在关键节点和属地政府同向发力,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切实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坚持属地管理是重中之重。高校作为驻地的公共教育机构,疫情防控必须在当地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开展工作,配合资源调度、疫情紧急处置和人员流调排查等工作,加强疫情防控信息沟通和共享。做到底子清、情况明、措施精准对路,才能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控制疫情蔓延。高校一方面要发挥科研优势,积极为地方政府提供医学及资源配置科研支持,帮助地方政府破解各种技术难题,优化防控方案,提升管理效率;另一方面,要借助地方的医疗资源和专家团队,帮助学校进一步细化完善防控方案,采取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守好学校大门是关键。时下,高校学生陆续进入实习、升学、毕业和就业季,针对校园群体性流动特点,学校要紧紧抓住“外防输入”这一关键点,严把校门管控这一重要关口。坚持常态化管理和应急处置相结合,持续规范做好出入校园人员的精准排查和检测。减少校园内聚集,实行错峰就餐,严把食材关,对排查出的重点管控人员分类施策,对重点管控区域产生的垃圾实行分类消毒处理,公共场所定时消杀,把风险点降到最低。
积极协调配合是保障。高校的办学规模大,管理层级多,活动场馆使用频率高,一个环节失手,就会形成极强的传染链。做好高校疫情防控是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人民生命安全的社会系统工程。属地政府要把高校疫情防控纳入社会治理范畴,和高校在疫情防控的实施程序、路径、方法等方面“同频共振”,加大对高校周边场所的排查整治,强化对重点人群和场所的管理,消除社会管控面的薄弱点和空白点,为高校在核酸检测、疫苗接种和医疗服务等方面防疫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各高校要借势借力,落实好“一校一策”,健全完善应急处置方案,引导师生员工增强防控意识,履行防控责任,从严从紧从细落实各项防疫措施,积极应对疫情防控的新情况、新问题,全面开展协同多场景、实操性应急演练,切实提升学校应急处置能力,做好封闭状态下的服务保障和师生的心理疏导,做到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两兼顾两不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