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从严从实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会上,有记者提问,在“清零”和“躺平”之间是否存在第三条道路,即允许病毒在低水平流行,是否具有可行性?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分析,在新冠的防控策略方面,一直在探索并根据防控工作进展以及对新冠的更新认识不断地完善。当新冠首次袭击武汉、发生流行的时候,根据既往特别是对“非典”的防控经验以及对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流行规律和防控的策略,采取了以物理隔离方式为主的防控措施,最后成功地控制了疫情,在国内基本上消灭了新冠疫情。后来的疫情基本上都是从境外输入病例引发的输入性的聚集性疫情,每发生一起,就用类似的方式控制一起、消灭一起,应该说防控策略的应用还是非常成功,这个防控策略概括起来就叫“动态清零”,这个“动态清零”最大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尽一切可能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吴尊友表示,对于每个国家来说,都希望通过有效防控措施的落实及时控制疫情、减少疫情对人们生命健康的威胁。在没有疫苗的情况下,主要是通过物理隔离的方式,这些措施包括限制人员的流动,以及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手卫生、通风等。这些措施的落实,需要强有力的协调,而且全国一盘棋,同时需要老百姓的配合支持。
“在很多国家,要把这样一个综合性的以物理隔离的方式的综合处置应用好,实现清零,还是非常困难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基本上做不到或者长期坚持的话就非常困难。”吴尊友说,随着疫苗的研制成功和大规模的广泛接种,人群当中对新冠的保护力得到了提高,疫苗在预防感染和预防重症、减少死亡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吴尊友表示,“躺平”实际上是其他国家无奈的选择,在经过多种尝试以后,寻找不到一种理想的控制新冠的策略,于是干脆“躺平”。所谓的“躺平”也就是说,除了加强疫苗接种以外,其他的防控措施就不再强调或者干脆不做了。有些国家“躺平”以后,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大幅度上升,这时这些国家又往回缩了缩,又收紧了防控策略,把其他防控措施又加进去了。我国两年多的防控实践证明,“动态清零”符合中国实际,而且是现阶段我国及时控制新冠疫情的最佳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