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来的报告”不仅给患者带来挂不上号的焦虑,还有重复挂号费负担。今年4月起,福州市医院推出门诊“一号管到底”的惠民服务措施,延长挂号有效期至本次诊疗行为完成,实现为患者和医生双方“减负”。
“检查结果出来了,医生却下班了!”福建福州的肝硬化患者张爱梅(化名),曾经每半年就要面对一次这样的就诊“尴尬”。张爱梅定期复查的项目包括高敏DNA和磁共振,检查结果一般要等两三天才出。每次就诊后,到护理台请护士帮忙挂两天后的号,以便让医生查看检查结果,是张爱梅的“例行事项”。
“迟来的报告”不仅给张爱梅带来挂不上号的焦虑,还有“次生”挂号费用负担。她给记者出示了多年来在复查挂号方面的支出明细。其中,两次挂号费平均150元左右。
近日,记者了解到,今年4月起,在福州像张爱梅这样的“老病号”,可以享受“一次挂号多天有效”的便捷就医服务。
复诊免挂号
日前,到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复诊的张爱梅,在自助机上刷了一下医保卡,便领到了一个“0元惠民号”。她拿着检查报告来到诊室,医生嘱咐其要定期复查、按时服药、合理膳食、警惕肝硬化引起的门静脉高压等并发症,此次复诊顺利完成。
“根据市卫健委部署要求,医院推出了门诊‘一号管到底’的惠民服务措施,延长挂号有效期至本次诊疗行为完成。在此过程中,患者无需重复挂号缴费。”孟超肝胆医院门急诊护士长陈秀敏介绍。
日前,张女士因左肩疼痛3个多月到福州市第二总医院就诊,磁共振结果当天未出,时隔14天后她再次来到医院,同样领到了免费的专家号。“原以为没预约就找不到原来的专家复诊,没想到一次挂号真能‘管到底’!”张女士感叹道。
记者从福州市卫健委了解到,今年4月7日起,福州在全省率先推行公立医院普通门诊“一次挂号管到底”便民服务,将挂号有效期延伸至患者在门诊就诊全过程。从挂号、就诊、检查检验,到取药等环节,无论一天内是否完成,患者都只需交一次挂号费。患者复诊时,导诊护士还会优先将其安排给首诊医师。
4个月来,这项服务已试点推广至福州全市33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惠及患者超5.6万人次,为患者节约挂号诊查费超174万元。
“减负”的另一端
“一次挂号管到底”,不仅让患者“减负”,而且也受到医生欢迎。
在张爱梅复诊当天,给张爱梅提供诊疗服务的肝内科主任医师林明华接诊了近60位病人,其中复诊“惠民号”患者占总接诊量的1/3。但是林明华当天的工作量并未因这些患者有所减少。“‘惠民号’只是免除了患者的挂号费,对这些患者的诊疗仍会正常计入医生的工作量。”
他告诉记者,接诊“惠民号”患者,不仅不会影响医生收入,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医生的接诊压力。“以往患者初诊时,检查结果可能在两三天内分批次出,接诊医生需要给患者多次解释检查检验结果,如果患者挂到不同医生的号,甚至可能出现重复解释。如今,患者可以等全部结果出来后直接挂免费的‘惠民号’,找初诊医生咨询,大大提高了诊疗效率。”
记者了解到,这项看似简单便民的改革,背后的逻辑并不简单,实施过程更是牵一发动全身。有些医院不敢尝试,原因是担心“一号管到底”会让患者误以为挂一次号就能随时到医院所有科室去看病,这会打乱就医秩序,影响医生排班等。
孟超肝胆医院院长曾永毅介绍,医院推行这项措施前,先是完善了医生考核办法,将门诊“惠民号”纳入医生个人工作量,并与门诊绩效挂钩。此外,为确保患者有序就诊,医院在信息系统程序中还增加了号源类别,“0元惠民号”与初诊号、当日复诊号分别排序、互不影响,防止出现“号间冲突”。
目的是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陈秀敏坦言,部分化验项目如细菌培养、病毒核酸检测等,确实需要24至72小时才能完成;有些需要空腹或服用辅助制剂的检查,只能安排第二天早上完成;有些检查项目需要预约,数天后才能进行。“现阶段‘一天看不完病’的情况很难实现根本性改变。”
在她看来,“一号管到底”确实能有效缓解患者“一天难看完,重复挂号烦”的问题,为医患双方均提供一套“双减”方案。
福州市卫健委医政处处长刘城表示,“‘一号管到底’聚焦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最终目的是实现医疗资源最佳配置,构建诊疗服务闭环。”
为提高政策执行的标准化、同质化水平,保障服务平稳实施,福州还明确了该便民措施的适用情形:因检查检验未完成导致当天无法解读报告、明确治疗方案的患者,在报告出具后3天内携初次未解读的检查检验报告复诊时,医院不再收取二次诊查费;首次就诊患者因当日不能完成检查检验项目、接诊医师无法读取报告和进行下一步处置的,规定时限内患者携初次未解读的检查检验结果到医院同一专业、同一级别或下一级别医师免费复诊。
刘城介绍,大部分医院之所以将复诊时限设定为3天,是基于部分检查检验结果的时效性。经过前期调研评估,3天内复诊能满足医院95%以上患者的诊疗需求。